檢測價(jià)格
面議
檢測資質(zhì)
CMA/CNAS
金屬材料硬度試驗方法是用于檢測和評定金屬材料及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的重要手段之一,廣泛用于檢測冶金產(chǎn)品的質(zhì)量及熱處理工藝。由于影響硬度試驗結果的因素較多,因此試驗方法的標準化是獲得準確可靠試驗數據的重要保障。洛氏硬度試驗方法是測定金屬材料硬度的一種常用方法,我國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方法國家標準GB/T 230.1修改采用ISO 6508-1,最新版本為2018年修訂版,即GB/T 230.1-2018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:試驗方法。
洛氏硬度試驗同布氏硬度試驗一樣,都是壓痕試驗方法。不同的是,它是測量壓痕的深度。即,在初邕試驗力(Fo)及總試驗力(F)的先后作用下,將壓頭(金鋼廠(chǎng)圓錐體或鋼球)壓入試樣表面,經(jīng)規定保持時(shí)間后,卸除主試驗力,用測量的殘余壓痕深度增量(e)計算硬度值。其值是個(gè)無(wú)名數,以符號HR表示,所用標尺有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、K等9個(gè)標尺。其中常用于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、B、C,即HRA、HRB、HRC。
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,其中HRC在鋼管標準中使用僅次于布氏硬度HB。洛氏硬度可適用于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,它彌補了布氏法的不是,較布氏法簡(jiǎn)便,可直接從硬度機的表盤(pán)讀出硬度值。但是,由于其壓痕小,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準確。
不銹鋼通常按基體組織分為:
1、鐵素體不銹鋼。含鉻12%~30%。其耐蝕性、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,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(yōu)于其他種類(lèi)不銹鋼。
2、奧氏體不銹鋼。含鉻大于18%,還含有 8%左右的鎳及少量鉬、鈦、氮等元素。綜合性能好,可耐多種介質(zhì)腐蝕。
3、奧氏體 -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。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(yōu)點(diǎn),并具有超塑性。
4、馬氏體不銹鋼。強度高,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