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測價(jià)格
¥300起
檢測資質(zhì)
CMA或CNAS
紡織品-抗菌檢測
在眾多的細菌傳播途徑中,紡織品是主要的載體之一,因其多孔、疏松,容易吸附各種雜質(zhì),成為繁殖、寄生細菌的載體,這些細菌的存在不僅使織物被玷污、損傷,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公共環(huán)境的交叉感染率,影響人類(lèi)的健康,隨著(zhù)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日益重視衛生標準要求,使抗菌織物越來(lái)越受人們的關(guān)注。
目前,國內外紡織品的抗菌標準主要有:IS020743-2007《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》、JISL1902:2008《紡織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抗菌效果》、AATCC147-2011《紡織品抗菌活性的評定方法:平行劃線(xiàn)法》、AATCC100-2004《紡織品抗菌整理的評定》、FZ/T73023-2006《抗菌針織品》、GB/T20944-2007《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(jià)》。
一、定性測試方法
(1)定性測試方法包括AATCC147-2011《紡織品抗菌活性的評定方法:平行劃線(xiàn)法》、日本工業(yè)標準JISL1902:2008《紡織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抗菌效果》中的定性試驗(抑菌環(huán)法)部分、FZ/T 73023-2006《抗菌針織品》附錄 E暈圖法、GB/T20944.1-2007《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(jià)》。
(2)定性測試方法是基于離開(kāi)纖維進(jìn)入培養皿的抗菌劑活性,一般適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,但不適用于耐洗滌的抗菌整理。優(yōu)點(diǎn)是費用低、操作簡(jiǎn)單、時(shí)間短,對于確定樣品是否具有抗微生物活性,最為適用。但抑菌區的寬度不代表抗菌性的強弱,它與紡織品抗菌劑的擴散性能有關(guān)。擴散性強,抑菌區寬;擴散性弱,抑菌區窄。從環(huán)境與安全的角度來(lái)看,定性分析的數值并不是越大越好??咕徔椘返陌踩泽w現在它起到抗菌防護作用的同時(shí),對人體沒(méi)有毒副作用,不破壞人體正常的微生物群。一般而言,抗菌劑的活性越廣,對高級物種(包括人類(lèi))的毒性越大。很多抗菌織物(如內衣、毛巾、床上用品等)會(huì )直接接觸人體皮膚,有的還是長(cháng)時(shí)間接觸,因此全面評估這些抗菌微生物紡織品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十分重要。FZ/T73023-2006中要求抗菌針織品所應用的抗菌物質(zhì)的溶出性指標為:抗菌織物洗滌一次后,抑菌帶寬度Ds5mm。
二、定量測試方法
紡織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測試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、轉移法、轉印法以及振蕩法。包括GB/T15979-1995《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》附錄B產(chǎn)品抑菌和殺菌性能與穩定性測試方法、AATCC1002004《紡織品抗菌整理的評定》、IS020743-2007《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》、JISL1902:2008《紡織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 抗菌效果》中的吸收法和細菌轉印法、FZ/T73023-2006《抗菌針織品》中附錄D中的吸收法和振蕩法、GB/T20944.2-2007《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(jià)第2部分:吸收法》和GB/T20944.3-2007《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(jià)第3部分:振蕩法》等等。